为了深入挖掘泉州历史文化,创新表达传统文化,让泉州文创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推介和展销,让泉州文化借助网络走向世界,中共泉州市委网信办联合闽南网打造“印象泉州”网络文化展播平台项目。
该平台融汇泉州历史文化、闽南文化、华侨文化、宗教文化等内容,策划与创作文学、视频、图片、H5等优质内容,广泛挖掘古港泉州的历史文化资源,利用闽南网“一网两微十端”全媒体传播优势,服务于泉州文创产业项目及产品。为“海丝”多元文化交流、传承闽南文化、泉州创客交流、泉州文创特色产品的展销提供一个聚合平台,助力泉州文化+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

惠安女服饰在汉族服饰中独树一帜,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,被誉为“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”,其在百越文化、中原文化、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,不断演变成其独特性,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。2006年5月,惠安女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每到元宵节,泉州的大街小巷就会陆陆续续布置上各式的花灯。夜幕降临,花灯亮起,万人出门赏花灯,成为当地人独有的浪漫和仪式。入列“世界遗产城市”后名声日隆,来泉州过元宵的旅人越来越多,璀璨花灯装扮下的灯火泉州,成为更多世人心中温柔可亲、有着浓浓烟火气的文旅符号。
南音是中国音乐史中的“活化石”。自两汉、魏晋以降,贯穿唐、宋两大朝代,中原移民不断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,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,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。千年来,南音艺术牢牢扎根在闽南一隅,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。
在英都的拔拔灯活动中,当“灯首”是一种荣耀。每年的“灯首”人选,只有去年正月初十至今年正月初九,这一段时间内结婚或添男丁的家庭才有资格当选。有资格并不一定能当选,在传统的习俗里,他们还要以“掷筶杯”的方式从资格人群中抽取。28岁的洪耀东,这一年刚刚新婚,他通过“掷筶杯”有幸当选,“运气真的非常好!几十个人掷信杯,最后被我拿到了”。
烟火绚烂,爆竹声声,“灯龙”所到之处,尽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。昨晚,沉寂许久的英都拔拔灯活动再次举行,数千盏灯笼照亮南安英都,村民们在拔灯中祈求新一年的好运。

